國家電投山東公司在山東半島南續寫ESG答卷
近日,由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主辦的2025年電力行業ESG培訓與案例交流發佈會在湖南長沙召開,國家電投山東公司選送的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風起半島南 綠電亮萬家”綠色融合發展ESG案例獲表彰。從產業協同到生態友好,從創新引領到邁向深藍,一幅可持續高質量健康發展新畫卷正在半島南徐徐展開:
產業協同的標杆示範
2021年以來,國家電投山東公司海上風電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創“四年四投”行業紀錄,建成山東省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大基地,總裝機規模達170萬千瓦。

四年間,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3號、V場址、U1場址一期、U1場址二期項目總投資達211億元,引入外資1.4億美元,吸引中國中車、明陽智能、遠景科技、海力風電等一批優質企業落地投產,主機、塔筒、升壓站、海纜等核心設備實現本土化生產,帶動產業鏈投資超69億元,為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碧海藍天的生態答卷
碧波之上,風機林立;蔚藍之下,生機盎然。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235颱風電機組每年可發出綠電49.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20萬噸,相當於2300萬棵樹的年固碳量,可滿足200余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
“我們不僅是清潔能源的生產者,更是海洋生態的守護者。”山東公司創新打造“海上風電+生態修復”綠色發展模式,風機基礎形成的“人工魚礁”為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場所,海洋生物種群數量顯著增加。企業連續四年開展系統性增殖放流,累計投入2300萬元,投放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等6類特色苗種7.4億單位,帶動當地漁業增收1.2億元,有效促進海洋生態體系的平衡與健康發展。
創新賦能的探索實踐
山東公司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在海上風電領域持續取得新突破。從半島南3號到U1場址二期項目,累計獲得國家專利17項,建成國內首個1000兆瓦模塊化預裝式升壓站,縮短工期70天,節省造價達20%;首次推出適合大容量海上風電場的66千伏集電系統,節約用海面積190公頃,節省工程造價達1.8億元;研發製造的66千伏插拔式全屏蔽T型電纜終端,實現高腐蝕環境下免維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進口替代;海上風機高壓細水霧型式的消防系統、升壓站底層電纜穿甲板區域的消防防護系統分別獲中電聯五星與四星成果認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從蔚藍向未來,國家電投山東公司將深入貫徹 “均衡增長戰略”,持續探索建設“風光儲氫漁一體化”的“海洋能源綜合示範”風場,實現“環境修復-治理創新-社會共贏”三位一體協同推進,打造海洋能源領域兼具環境韌性、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可持續發展標杆,努力繪就可持續高質量健康發展新畫卷。